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以下简称T-DXd)单药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以下简称T-DXd)单药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基于T-DXd匠心独运的药物设计,其在克服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耐药方面优势突出,也已成为二线治疗的全新标准。“肿瘤瞭望”特别采访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纵览抗HER2治疗破局,共鉴匠心创造。
01
肿瘤瞭望:2月21日T-DXd在我国正式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请您谈谈该适应症获批的缘由。
刘健教授:首先热烈祝贺T-DXd在中国成功上市。T-DXd获批的最主要依据来自DESTINY-Breast 03研究。该临床研究是全球首个T-DXd与T-DM1头对头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T-DXd与T-DM1相比,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取得双重获益:T-DXd的中位PFS与T-DM1相比提升了4倍多,为28.8个月vs 6.8个月,风险比(HR)为0.33,两者OS的HR值为0.64,患者死亡或复发风险明显降低1。目前,T-DXd的适应症在中国获得批准。国际指南中T-DXd取代T-DM1,成为二线解救治疗的新标准。
02
肿瘤瞭望: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T-DXd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具有怎样的临床意义?
刘健教授:对于晚期乳腺癌,我们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生存。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发展历程中,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是第一个二线解救方案。EMILIA研究证明在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的二线解救治疗,T-DM1比较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获益:mPFS方面,T-DM1组vs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组为9.6个月vs 6.4个月,HR值为0.65;mOS方面,T-DM1组vs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组为29.9个月vs 25.8个月,HR值为0.75。因此,T-DM1取代拉帕替尼成为标准二线解救方案。DESTINY-Breast 03研究结果显示T-DXd组较T-DM1组的患者死亡风险下降了36%,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了67%。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激素受体阳性还是阴性、无论既往是否接受过帕妥珠单抗、无论基线是否有内脏转移,患者都能取得一致性的获益2。从EMILIA研究和DESTINY-Breast 03研究的两组数据间接比较来看,T-DXd作为新一代ADC药物,比T-DM1获得更大的生存优势。我相信随着T-DXd在中国的上市,必将大幅度提高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
03
肿瘤瞭望: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二线治疗中,为何T-DXd能取得如此惊艳的成绩?
刘健教授:从DESTINY-Breast系列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T-DXd与T-DM1相比有诸多优势。首先,在载荷方面,T-DXd选用乳腺癌中较少使用的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耐药概率相对于其他微管蛋白抑制剂要小得多。第二,T-DXd选用可裂解的连接子,较T-DM1在技术层面有明显的改进,从而可以在细胞内裂解释放细胞毒药物,后者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间隙,对不表达HER2的肿瘤细胞起到杀伤作用,即“旁观者效应”。第三,T-DXd的药物抗体比提升到8:1,抗肿瘤活性强大。基于这些特点,T-DXd比T-DM1有更高的疗效。
众所周知,HER2蛋白是一种跨膜的蛋白,耐药机制相当复杂:比如胞外段变异、跨膜段或胞内段发生突变会产生耐药。另外,在HER2通路下游,PAM通路是最主要的信号通路之一,任何一个靶点发生变异也会导致耐药。基于T-DXd的作用机制,其与HER2蛋白膜外段结合引发细胞的胞吞作用,经裂解释放细胞毒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因此可有效避免耐药。另一方面,随着肿瘤复发转移的次数增多,肿瘤的异质性会越来越强,而T-DXd则可通过旁观者效应对HER2由阳转阴的肿瘤细胞起到杀伤作用。所以,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T-DXd在克服耐药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04
肿瘤瞭望:您对未来T-DXd的临床应用有什么样的期待?
刘健教授:随着T-DXd在中国获批上市:
第一,我国将参照国际指南,将T-DXd作为二线解救治疗的新标准写入我国指南。
第二,随着我国各地T-DXd的可及性增加,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T-DXd治疗,随着T-DXd在中国乳腺癌人群中的真实世界数据搜集、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T-DXd的治疗方案。
第三,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有专门针对T-DXd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发表,为医保政策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使T-DXd早日进入我国医保目录,让更多乳腺癌患者能够及时得到T-DXd的治疗,以提高我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参考文献:
1.Hurvitz SA,Hegg R,Chung WP,et al.Trastuzumab deruxtecan versus trastuzumab emtansine in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updated results from DESTINY-Breast03,a randomised,open-label,phase 3 trial[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Lancet.2023 Feb 18;401(10376):556].Lancet.2023;401(10371):105-117.doi:10.1016/S0140-6736(22)02420-5
2.Cortés J,Kim SB,Chung WP,et al.Trastuzumab Deruxtecan versus Trastuzumab Emtansine for Breast Cancer.N Engl J Med.2022;386(12):1143-1154.doi:10.1056/NEJMoa2115022
刘健教授
福建省人大常委、民进福建省委副主委
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福建省省保健委专家
福建省卫健委肿瘤化学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福建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培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保健智慧与健康基金会乳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红十字会大病救助基金监委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医学参考(乳腺频道)》常务编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乳腺肿瘤组委员兼秘书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幼保健分会乳腺学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人工智能乳腺癌规范化诊疗项目首席专家
《JCO中文版乳腺肿瘤专刊》《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肿瘤学杂志》《欧洲肿瘤年鉴中文版(乳腺癌)》
《中华肿瘤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