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提高我国肿瘤专科医生学术水平,充分把握国际肿瘤学术研究前沿进展动态,促进我国肿瘤内科治疗学发展,中国癌症基金会、国家癌症中心、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主办“肿瘤内科治疗新进展”学习班,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于 2015 年 8月 28 日-30 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把握精准医疗、关注学科发展”。重点关注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前沿进展动态,促进中国肿瘤内科治疗学的学科发展。北京301医院焦顺昌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洁教授担任了胸部肿瘤专场的主持,胸部肿瘤专场回顾了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进展。《肿瘤瞭望》有幸现场采访了焦顺昌教授。焦顺昌教授对NSCLC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现状谈了自己的看法。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肿瘤瞭望》:一代、二代、三代EGFR TKI药物有何区别?
焦顺昌教授:一二三代EGFR TKI药物基本上是按照研发先后顺序命名,并不意味着它们的适应证有很大的区别。一代TKI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二、三代EGFR TKI目前还没有正式上市,但是从研究结果看,二代TKI不会替代一代产品。现在研发的三代药物AZD9291、CO1686的疗效和一代TKI相比有很大优势,一是疗效好,一是可能治疗T790M突变耐药的患者有效。至于三代产品能不能进入一线治疗,是一代TKI无效后再使用三代产品,还是优先使用三代产品,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目前还没有定论。对于肺癌的TKI治疗,需要考虑药物疗效、患者生存时间、全程管理策略等。
治疗ALK阳性NSCLC的二代产品显示出优势。但是一代、二代产品哪个该用到一线仍在研究中。ALK阳性NSCLC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优于EGFR基因突变NSCLC。因为它借鉴了后者的研究经验。
《肿瘤瞭望》:未来肺癌免疫治疗的应用空间有多大?
焦顺昌教授:首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上市对于肺癌治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NSCLC尤其是肺鳞癌二线标准治疗的选择。可以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NSCLC,更重要的是联合应用:免疫疗法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及其他药物,可起到效果叠加的作用,免疫疗法甚至可用于肺癌维持治疗,当然上述设想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我对免疫治疗应用于肺癌及其他肿瘤充满信心。
《肿瘤瞭望》:如何制定最佳肺癌一线治疗方案?
焦顺昌教授:对于患者来讲,一线治疗的效率是最高的,或者说对生存期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对于患者而言,疗法的使用顺序是很重要的,即需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全程管理。肺癌用药不仅要考虑到单个药物的作用,还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如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治疗愿望,有哪些临床可用的药物,如何合理地应用这些药物。既要考虑常规的情况,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体化治疗。
但总体来讲,我还是习惯最先应用疗效比较肯定的疗法,让患者得到更多的益处。如对于肺腺癌患者,若检测显示为EGFR、ALK基因突变的类型,我会先用靶向药物,对于没有突变或突变状况不明的患者,先用化疗。更重要的是,只要患者能做治疗,就尽可能让可用的药物都有机会用到。此外,免疫治疗与靶向、化疗药物的结合使用很重要,比如联合用药、序贯使用,或免疫疗法用于维持治疗。